第147期丨激战中途岛


罗辑思维
2015-11-12
本期看点
  • 互联网时代,公司是需要集体主义的日本人式战斗力?还是个人主义的美国式战斗力?
本期策划
  • 宋家泰
本期荐书
  • 《杀戮与文化》[]维克托·戴维斯·汉森
  • 《重新定义公司》 []埃里克·施密特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前不久我们上线了一期节目,叫《西方军队胜利的秘密》。那这个词是哪儿来的呢?它其实是这本书的副标题,这书叫《杀戮与文化》,表面上是讲了西方战争史上的九个战例,但其实讲的是怎么能让一个组织有力量,所以它其实是一本管理学的书。很多老板看完那期节目,尤其是看完这本书之后,就给自己公司的高管一人配了一本,我们来琢磨怎么能让组织有力量。为啥?因为现在的企业老板和创业者,有一个根本的困惑,遇上互联网之后,传统的经典的管理学失效了,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人类历史的最底层,我们从历史上的战争和军队的管理方式当中,再来借鉴经验,怎么能让一帮人凑起来之后有战斗力,所以老板们爱看这本书。但是说实话,上次讲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没讲过瘾,所以今天,我们再从中抽取出一个案例,跟大家讲一讲,现代的组织管理学应该从战争中吸取哪些灵感,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途岛海战。我们读过中学历史都知道,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太平洋战争的战略转折点,美国人从此就从战略防守转入了战略攻势。如果我们退回到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美国人最终赢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因为打仗说到底打的是国力,当时日美两国的国力实在是相差太悬殊了。即使没有这一次中途岛海战,我们相信美国人也一定会在后面的某个时间点,迎来这一次战略大翻转。但是如果回到1942年的6月份,回到战场上,回到当事人那儿,你还能这么看问题吗?当时历史的前景是扑朔迷离的,你想想看,就在几个月前,1941年的12月份,日本人刚刚偷袭完珍珠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那是损失惨重,虽然航空母舰没有损失,但是紧接着,到了1942年的5月初,双方又打了一次珊瑚海海战,各自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你想想看,一个大胖子损失这么一点和一个本来已经被打残的又损失一艘,这就意味着双方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又进一步被拉大。请注意,这个时候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如果时间就停止在这儿,它是世界海战史上,一支唯一没有打过败仗的海军。此前打中国,甲午海战人家赢了,1905年打俄国人又赢了,现在打美国人还是赢了。它这个时候是如日中天,正好在峰顶上,所以你如果回到1942年的6月份,你有把握说美国人一定赢吗?不好说。
那好,就让我们回到中途岛战役的第一个瞬间。那是1942年的5月29号,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是倾巢而出,浩浩荡荡,黑压压一片就够奔中途岛而去。一共多少船呢?我给你算算,是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什么潜艇,补给船,一共是350艘战舰。那这次出行的规模有多大,到那个时候为止,它是日本海战史上最大的一次出兵。据说那一次出兵所花费的油料,就相当于日本联合舰队平时什么训练,什么巡航,一年所花费的油料,如果不打仗的话。所以你看,日本人是把老本给贴进去了。那它要打的中途岛是个什么地方呢?从地理位置上讲,它就是在日本到美国的正中间,所以叫中途岛。那它多大呢?一共不到五平方公里。有人算过,这一次联合舰队出来的那些船,把甲板如果拼在一块,都不止五平方公里。那你说中途岛这个弹丸之地,为什么一定要打呢?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天皇的面子实在下不来。我们刚才讲,1941年的12月份,日本人搞了珍珠港偷袭,那美国人也不是吃素的,你打我一拳,虽然我现在没有力量把你撂倒,但是这一脚我肯定是要还上去的,这也是激励美国人的民心士气。所以在1942年的4月份,美国人干了一件事情,就派了一艘航空母舰,带了十几架轰炸机,就偷偷摸摸跑到日本旁边,然后轰炸机就起飞,就轰炸了一下东京,把日本人就给搞傻了。因为如果按照常理来讲,你不可能嘛,你一艘航空母舰过来,我马上派飞机就把你炸沉,你这样飞机即使轰炸完东京,你也回不去。
 没想到美国人玩了一绝的,这个情节在那部大片叫《珍珠港》里面也演过,就是航空母舰飞机一起飞之后它就回去了。那这飞机炸完东京之后它不回航空母舰上,而是跑到中国来降落,这一招玩得绝吧。但日本人就觉得很没有面子。在以前有一期节目我们讲过,日本在二战时期,它的战争机器有一处死穴,就是陆军和海军不和。在海军看来,你陆军就是一帮土包子,在陆军看来,你海军就是一帮败家玩意儿,你们造一艘战列舰的花费,够我们陆军养活好几个师团。所以如果不是东京遭受了轰炸,陆军是打死都不会同意海军去攻占中途岛,也不会去配合。但是现在,东京一被炸,而且就炸在天皇陛下的眼皮子底下,陆军也没有办法,只好举手同意。这是第一个原因。
那第二个原因呢?就是如果把中途岛拿下来,那下一步马上就可以把它作为跳板,来进一步拿下夏威夷和澳大利亚。我们以前有一期节目也讲过,日本人在二战之前,一直有这么一个叫有限战思维,就是我们俩打架,我把你骑在底下,你叫一声爷爷,我就把你放过,然后顺便抢你的东西。他想用这一招来对付美国人,就是你看,你夏威夷也归我了吧,澳大利亚也归我了吧,太平洋就归我算了,以后咱俩还是好哥们儿,你跟欧洲人闹去,这是日本人想的。他觉得只要我拿下了夏威夷,美国人肯定跟他签和平条约。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这是第二个原因。
那第三个原因呢,这就得说到,日本这是时候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叫山本五十六。这个家伙虽然在日本国内的那个功勋也好,声望也好,都很高,但是他的性格的深处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赌徒,什么东西他都希望一次性地把它拿下,要么大输,要么大赢。他刚刚偷袭玩珍珠港赢了一把大的,就在想,我能不能再中途岛再赢一把大的。你看这就是赌徒心态,没办法,他刚赢了点钱,又全部押到赌台上,试图再赢一回。山本五十六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先打下中途岛,最好是我刚刚打下,你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是千里迢迢,从夏威夷赶来救援,正好,我布下一个口袋阵,把你摁死在当场就算了,反正我的实力比你强,你美国人只好回到谈判桌上,给我乖乖地签字,从此战争就结束了,他是这么想的。所以,整个中途岛战役,在山本五十六的本子上就写得极其复杂,一共是350艘舰船,六大模块,综合作战。比如说,他就先派了两艘航空母舰,去打北边的一个地方,阿留申群岛,那已经靠近阿拉斯加。那个地方兔子都不拉屎,虽然有一个美国的海军基地,他为什么要打这儿呢,这是佯攻吗?我先要打你这,你美国人可要派人去救援,试图让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去分兵,这是他的一个想法。然后呢,主力舰队不还有六艘航母,一共八艘,有六艘航母,让一个叫南云忠一的人,带着其中四艘去主攻中途岛,我自己带一个大和号战列舰。那是世界上当时最大的船,一共七万吨,我们现在那个航空母舰,中国的辽宁舰还没有它大,当时简直就是海上巨兽,尤其是那个炮弹,一炮就一吨多重的那个炮弹。所以如果航空母舰要遇到大和号战列舰,真要是让它逮着了,它的炮弹的射程可是40公里,一炮过去,你那个装甲根本就白费,两炮你一艘航空母舰可能就沉了。他带着那么个大家伙,远远地躲在大概距离战场300海里左右的地方,就是你美国航空母舰要过来,我就马上给弄死你,然后他身边还留了两艘航空母舰,让南云忠一带了四艘航空母舰扑上去了。
那你说他这不是傻吗?对呀,这就是他的一个战略性的BUG,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是他在战场战役当中,想达成的战略目标实在太多了。有一个比方,这就叫双头怪物,什么意思,就是只有一个身子,但是有两个想法,我既想把中途岛拿下,又想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全歼。你这两个目标要同时达成,你那个动作就肯定要变形,就连日本语言当中都有这么一句话,说人不能同时去追两只兔子。二战之后,有一个日本军官就反思这场战役,说中途岛海战,是由一帮不懂得海洋的人发起的,又是由一帮不懂得天空的人去执行的,所以一定会输,这是他的第一个打的战略漏洞。那第二个漏洞呢,就是他们漏算了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在日本人看,我们这场战役是十拿九稳,因为我们的实力实在是超越对方太多了,我们可是派了八艘航母,远远超越你美国人,所以山本五十六才敢派两艘航母绕到北边,去打什么阿留申岛,搞什么佯攻,然后他自己又带着最庞大的大和号战列舰,和其他两艘航空母舰,去布什么口袋阵,等人家美国航空母舰来钻,在战场上,实际上只有四艘航空母舰。请注意,这四艘航空母舰的名字,我们一会都会说到,加贺号、赤城号、苍龙号和飞龙号,只有这四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美国人只有两艘。前面我们讲,在5月份的珊瑚海海战当中,美国人损失了一艘,然后还有一艘重伤,这就是约克城号,那日本的工程师算来算去,说这个约克城号就算是有命回到夏威夷去维修,至少三个月它才能动,要到半年六个月的时候它才能彻底修复,所以约克城号根本就可以不算数。但是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5月27号,约克城号才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地回到夏威夷去维修,但是居然68个小时之后,它老人家又站起来了,又奔赴了战场。而日本人想的是三个月,所以这艘航空母舰被漏算了。这约克城号虽然受伤,但是它毕竟带了,70多架飞机上了中途岛战役的战场。我们再来看日本人心里那笔账,他觉得我有四艘航空母舰,你只剩两艘,就是企业号和大黄蜂号,我是四比二,稳赢,但是他万没想到约克城号这个变数,所以实际上是四比三。请注意,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实力相差太大。日本人搞一架飞机宝贝得不得了,各种维护,各种爱惜,所以实际上日本一家航空母舰上所舰载的飞机是非常少的。而美国人家大业大,败家子,随便装,装满为止,所以美国一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比日本人要多得多。所以虽然战场上实际上是四比三,而如果从舰载机这个角度来看,双方差不多,都是300多架飞机。
那日本人的第三个漏洞呢?就是你这一整套计划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美国人都是傻子,他必须按照你日本人的所思所想来行动,你日本才打得赢,你这不是开玩笑吗?山本五十六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各种自作聪明,比如说他派了大量的潜艇,从6月1号开始就已经埋伏到中途岛和夏威夷之间,布了两道封锁线。那个意思,就是你美国的航空母舰一旦跑来救援,我马上就能发现,要不我把你击沉,至少我也可以给本部来报个信。所以在山本五十六看来,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是不可能出现在中途岛战场,这就是如意算盘。他们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一件事情,万一你整个计划美国人都知道了,你可咋整?日本人完全没有想,这件事情真的就发生了,这是世界情报站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很多朋友都知道。简单说吧,情况是这样的,美国有两个搞情报的军官,都是两个中校,他们早就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说白了,在美国人看来,你日本海军想干什么,就像一个人站在一个澡盆边上,看这个澡盆里的鱼,是一清二楚。有一段时间,这两个搞情报的官员就发现,这日本人最经电报里面老提一个地方,代号叫AF,很明显这是要打这个AF。那这是哪儿呢?他们算来算去,应该是中途岛,但是没有把握。没关系,略施小计,玩一把日本人,他们就让中途岛的美军给本部发了一封明码电报。请注意,是明码电报,说我们这儿海水淡化设施出了故障,你们赶紧派人来修。这封电报当然了,就被日本人截获了,欢天喜地地告诉山本五十六,说中途岛上可缺水了。你看,当美国人再截获这封电报的时候,就知道了,AF指的就是中途岛,所以这边是从容布置。那美国这时候太平洋舰队的司令是尼米兹,著名的尼米兹,他当时就做了这么几件事情。首先,中途岛上的工事加固。然后把他所能找到的所有飞机,大概一百多架,各个年代的、各个型号的,破的、新的,全部都堆上去,一百多架,搁在中途岛上,这是陆基飞机,是从陆地上起飞的。然后他就拼命地去修这个约克城号。刚才我们已经讲到的,然后再6月1号之前,你不是日本潜艇要布置封锁线吗?为了让你们不知道,所以他们纷纷在6月1号之前,就绕道中途岛北边大概300多海里的那个地方,三艘航空母舰都已经在那儿埋伏着,所以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美国的航空母舰要加入这场战斗,这就是战场的基本态势。
好,我们现在简单地花一点时间,来说一说中途岛战斗的这个过程,可能比较复杂,但是也特别有意味。6月5号的时候,南云忠一就开始,他的那个航空母舰已经到了中途岛旁边了。然后凌晨生火造饭,大家抖擞精神,派了一半的飞机,大概一百多架,有战斗机,有轰炸机,就直奔中途岛而去。那中途岛上的美军他们知道你什么时候要来,早就做好准备,飞机及时升空,就在空中跟日本飞机开始格斗,甚至美国人还派了一部分飞机,去轰炸南云忠一的航空母舰。双方就打在一起,那会打成个啥样呢?美国人不行,刚才我们已经埋了一个伏笔,尼米兹是把各种各样的年代和型号的飞机杂凑出这么一百多架,搁在中途岛上,战斗力是不行的。而日本那边,你像那个战斗机零式,是当时非常先进,而且性能好。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日本人这时候已经打了很多年仗,你想1937年就在跟中国开干,这个时候已经是五年的战争经验,非常丰富,都是老兵。而美国人呢?因为偷袭完珍珠港之后,才大规模地开始扩军。这个时候当飞行员的,说白了,原来可能是个店员,是个出租车司机,是一个什么普通的海军的军人,这个时候他们上天,战斗经验跟日本人是没法比的,再加上飞机性能也不行,所以马上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这个日本人高兴,这个时候日本人也就算高兴到头了。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中途岛的战场,刚才我们讲,南云忠一派出了一半的飞机,去攻打中途岛,那另一半的飞机呢?还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等着。但是请注意,这儿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细节,那就是飞走的飞机和在等着的飞机挂的炸弹不一样,飞去攻打中途岛的挂的是高爆弹,要得是对地面目标的攻击效果。而等着的飞机呢?挂的是穿甲弹和鱼雷弹,很明显,这种弹是针对水面舰艇目标。那南云忠一其实是想留个心眼,万一我那两道潜艇封锁线要是失败,美国的航空母舰要出现在附近,那可怎么办呢?所以留下这么一手。你看,人家日本人打仗,计划做得也是很周全。而且南云忠一还派了七架侦察机升空,到周边300海里的水面上去搜索,看看有没有美国人的埋伏,好像滴水不漏。但是在这儿有出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这七架侦察机当中有一架,起落架或者弹射器出了点问题。所以耽误了起飞,耽误了30分钟,这30分钟可就是真是要命的30分钟,但是眼下我们先摁住不表。那南云忠一现在看,中途岛的美军飞机还敢起飞来轰炸我们,虽然也打不过我们,然后打打打、打打打,打着觉得这个苍蝇轰啊轰啊很烦人,说我这儿反正还有一半飞机,眼瞅着也没有什么航空母舰,这么地吧,换炸弹。把穿甲弹和鱼雷弹都换了,换成高爆炸弹,也起飞去干,一下子干下来就完了嘛,所以就换。这刚换到一半,我们刚才讲的那个迟起飞的侦察机突然报回来一个信,说我好像发现了美国的舰艇,好像还不少。要知道那个时候,日本的飞机虽然性能并不差,但是它在电子设施上离美国人可差很远,美国人早就用上雷达了,而日本人还只能靠双眼进行搜索,那当然效果差得很远。可是这个消息抱回来之后,南云忠一可就为难了,因为他判断不清楚敌情,如果对方仅仅有一些普通的水面舰艇,什么巡洋舰、驱逐舰,那都不怕。
 
因为你离着两百多海里,你过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正好你过来我弄死你。可是如果对方有美国的航空母舰呢?人家飞机过来可就是眼把前的事,那我完全就不能等。你再回头看一眼你甲板上那些飞机,正好换炸弹换的半半拉拉的,有的已经换上了高爆弹,有的还是挂上原来的鱼雷。
你请问,我到底是继续换回去鱼雷,我来攻击美国的航空母舰呢?还是现在赶紧换上高爆弹,去攻击中途岛呢?这话说得有点绕脖子,你听得懂就是这个意思,反正他面临一个选择,他什么选择?他说,停,谁都别换,乍着手给我等着,我现在再给那个侦察机发电报,你倒是找找看,前面到底有没有美国人航空母舰。过了好一会儿,这飞行员终于把信报回来了,说有,有一艘。南云忠一听坏了,有一艘,他这时候就特别为难,因为又耽误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他又增加了一个难题,什么?就是第一波去轰炸中途岛的那些飞机回来了,回来的时候都没有油了,没有油在天空中盘旋,如果这个时候你不把这帮飞机收回来,它就全部扑楞扑楞得掉海里,下饺子一样。南云忠一心疼啊,日本人穷嘛,那承受得了这个损失。这个时候南云忠一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赶紧把甲板腾空,把原来正在换弹的那个飞机降到甲板以下去,把甲板腾空,让这些天空中的飞机收回来。然后重新装油,重新装弹,再起飞,去不管是攻打航空母舰还是攻打中途岛,这是第一个方案。第二个方案呢?就是二话不说,先让这帮已经挂上炸弹的或者鱼雷弹的,甭管什么弹了,反正这时候先起飞,去攻打美国那一艘被发现的航空母舰,然后再把那个飞机收回来。这两个方案可是各有优劣,我们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第一套方案,就是让甲板上已经挂好弹的飞机直接起飞,去攻击美国的航空母舰,这当然会省下来大量的时间。但是它也有缺陷,这些飞机它没有其他战斗机护航,所以打仗的时候战损率就比较高。日本人穷嘛,就舍不得这个损失,而且南云忠一回头一看,心里那真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过,就是我干吗刚才倒霉催的让他换炸弹呢?现在这帮飞机上挂的可是那种高爆弹,对航空母舰的攻击效果并不好,所以心里就纠结。这是第一套方案。那第二套方案呢?是先把天上飞机收回来。你想,这是一个多复杂的组合动作,先把甲板上已经挂好弹的飞机降下去,降到舰仓里面的飞机库,然后把甲板腾空,把飞机一架一架的收回来,然后再一架一架的加油和挂弹,前前后后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这个时间我耽误不耽误得起呢?南云忠一心中又没数,说白了,现在他面对两个选择,第一是承担飞机的损失,第二是承担时间的损失,他选谁呢?最后南云忠一选择,我还是先收回来吧,我承担时间的损失。为啥?就是因为穷嘛!他可惜了这点飞机。这就是一个穷国打仗,所以日本人为什么非要惹那个又富有大的美国人,想想真是活该啊活该,这是一个穷国带来的在战术层面,你的一个必然选择,实际上给你后面埋下了祸根。
那南云忠一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毕竟我有四艘,他只有一艘,来了又怎样?跟他死磕!但是日本军人当中也有明白人,这就是山口多闻。山口多闻不在南云忠一的旗舰上,他是苍龙号和飞龙号的指挥员,他得知了消息之后,马上就打电报给这南云忠一,说不能啊,你一定要让飞机先起飞,直接去攻击美国人,战场上是瞬息万变,这时间耽误不起。最后南云忠一没有听,为啥没有听呢?后来还有这么一个分析,说他办公室太小,因为日本的那个航空母舰的指挥室大概只有20平米,这里面除了最高指挥官之外,还有什么军官,还有一些传令兵,还有大量的参谋。十几个人在里面又是打电话又是喊,吵吵嚷嚷,这个南云忠一的性格本来就比较谨慎,也比较老好人,对底下人很好,但是没主意,平时都是听参谋的,这时候就傻了,周边那么噪杂。而你像美国的航空母舰上,舰长那个指挥室非常的宽敞,而且安静,没有他的命令谁都不能进来。所以你想,现在公司给一个老板,尤其是创业者,千万别在这儿省钱,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来做决策非常之重要。南云忠一这时候就糊涂了,只能按照他那个穷国的海军指挥官的本性,来选择一个更省成本,但是更浪费时间的方案,先把飞机收回来。正在收的时候,突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美国的轰炸机,而且是美国的鱼雷轰炸机。在这儿我们得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那个时候的航空母舰上基本上就是三种飞机。一种是战斗机,大家好理解,主要用于护航和空中格斗,是打架的。还有两种飞机。一种是俯冲式轰炸机,它带的是高爆弹,从高空当中一下子冲下来,把弹投下去,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鱼雷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带的那个鱼雷特别沉,那是攻击水面舰艇的。所以鱼雷轰炸机是飞得最慢,而且飞得最低的。而所有航母的飞机起飞都是一架一架起,起飞之后,先起飞的就在空中盘旋,然后等待后面的飞机,然后一起编队,来共同攻击一个目标,大家是协同前进。但是这时候南云忠一突然发现,怎么来了一帮美国飞机,几十架,它就是鱼雷轰炸机, 这不符合常理啊?你想想看,鱼雷轰炸机应该飞得最慢,先来的应该是战斗机,然后是俯冲式轰炸机,怎么跟鱼雷轰炸机先来了呢?二话不说,先打,航空炮火就开始嘟嘟嘟,嘟嘟嘟打。要知道,美国的鱼雷轰炸机,跟二战后期的还不一样,性能特别差,扑棱扑棱就往下掉,十几架飞机一会儿就打没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解释一下,为什么美国飞机当中飞得最慢的那种鱼雷轰炸机,反而先到了呢?这不符合常理啊。这就得回到美国人那边。再看看发生了什么。前面我们讲,日本侦察机发现了美国航母之后,马上把消息报回来。但是我们中国知道一句诗,叫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美国航空母舰知道我们现在暴露了,再也埋伏不成了,那这艘航空母舰是哪一艘呢?是大黄蜂号,是整个中途岛海战的指挥旗舰,上面有总指挥官,叫斯普鲁恩斯,这是美国海军的名将。这个斯普鲁恩斯平时性格特别的沉默,经常就在甲板上转圈,什么事都不管,大事小事都交给参谋长,自己甚至跑到军舰里面的旧图书馆去读书。但是在最关键的决策时刻,他非常之冷静,在整个中途岛战役当中,他做出了三次最为英明的决策。马上他就要做出一次了,因为他发现,我们已经暴露给日本人了,怎么办?他命令所有飞机起飞,而且不允许在空中编队,什么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编队好了再过去,你们上天之后就直奔过去。要知道,它距离日本海军很远,还有150海里,说白了,很多飞机根本就飞不过去,就得掉到海里。但是不管了,你们就飞吧,而且各自为战吧,这些飞机呼噜呼噜就起飞。这带来一个结果,就是大黄蜂号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一架护航飞机。你想想看,这个南云忠一多倒霉,他即使把那些飞机挂着高爆弹的如果及时升空的话, 这个时候如果来打大黄蜂号,什么结果?一定给它击沉了。但是人家南云忠一没这么干,穷嘛,前面我们分析过这个原因。所以大黄蜂号的所有飞机上天之后,是爹找不着娘,娘找不着孩儿,互相之间也失去联系,尤其是那帮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压根就没找到日本人,最后也没油了,没办法, 只好脱离战场,回到中途岛去降落了。所以这帮飞机就走开了,只剩下15架鱼雷轰炸机。你想,鱼雷轰炸机飞得又慢,目标又大,飞得还低 ,那你不就是活靶子吗?所以什么高射炮、零式战机一起飞,纷纷就给它击落,一共15架,根本就架不住打。你再回到南云忠一的视角一看,真讨厌,来15架这么个废物,刚打完之后,又来了,这是哪儿来的?这是企业号上的鱼雷轰炸机,又过来了,一共是14架,那就是打呗!反正你也打不过我们。美国人这时候鱼雷轰炸机的质量特别次,一通打,打下来10架,有4架虽然后来也被打下来,但及时把鱼雷放下来了,要不怎么说他们次呢?这鱼雷一个都没有爆炸,这14架又报废了。刚打完之后,又来12架,哪儿来的?约克城号上的12架鱼雷轰炸机又来了。又是一通打,又是放了几个鱼雷,一个都没中。在整个中途岛海战当中,美军的鱼雷轰炸机一共放过9个鱼雷,没有一个打中的,所以也真是倒霉催的。
那你说这美国人不是输了吗?你还说斯普鲁恩斯什么名将,这不是胡扯吗?这是浪费国家财政!你不要看着几十架鱼雷轰炸机全部葬身大海,但是它起到了一个作用,什么?就是让日本人全部在忙活这低空的鱼雷轰炸机,它所有的零式战机起飞之后都在打靶,打电子游戏打得高兴。他忘了,人家剩下来还有两艘航空母舰上的俯冲轰炸机还没来呢,这就是企业号和约克城号上的俯冲轰炸机。先到的是企业号上的,一共37架,约克城号的后来也来了。俯冲轰炸机是在高空,一看你们都在低空忙活,一个跟头就栽下来,然后就拼命放炸弹。你再看看日本航空母舰上什么状况?大量的飞机,还有什么雷管,各种各样的鱼雷、高爆弹,全部堆在甲板上。而且日本人还是那个原因,穷嘛。它不像美国航空母舰,甲板全是钢铁,它甲板是木头的。因为你想,日本它所有的原材料都要进口,钢铁好贵的,得用在刀刃上,所以不舍得铺甲板用钢铁,全部是木头,所以那种穿甲弹一下子就能把它击穿。你想,飞机机库里的飞机也是刚挂上炸弹的,这一炸根本就不用美国人几颗炸弹,它自己就开始炸,用不了几分钟时间,赤城号和加贺号就全部报销,两艘航空母舰就这么没了。那剩下来还有两艘,一艘叫苍龙号,一艘叫飞龙号,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山口多闻指挥的。那剩下来的约克城号的那个飞行员到了之后,一看,这两艘已经完蛋了,就转而去攻击苍龙号。一会儿苍龙号也沉了,三艘都没了,最后还剩下一个叫飞龙号,山口多闻就在飞龙号上。而山口多闻真不是白给的,说既然已经这样,那就拼了吧,命令所有飞机起飞,你不要护航了,你就直奔去找美国的航空母舰去。后来就找到了,找到哪儿了?就是已经被打得半残的约克城号,最后日本飞机是把约克城号当场给炸沉,但是飞龙号自己最后也被炸沉。山口多闻这个人真的是好可惜,他是日本海军当中为数不多的明白人。原来他还留学过美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那生活也是非常洋派的。而且这个人非常具有国际上的那种战略眼光,在日本海军内部,他是公认的山本五十六的接班人。但是就是这个人,最后看着自己的母舰下沉,也是毫无办法。最后,他把自己的军官帽交给了自己的一个手下的士兵,说如果你能逃得出去,把这个帽子交给我的夫人。然后他就叫来了飞龙号的舰长,他是总指挥官,叫来了舰长,说你看,这个月亮如此皎洁,我们两个人一起仰月沉水可好,大家就随着他沉入了海底,这就是山口多闻。
那再回到美国人那儿。美国人那个斯普鲁恩斯这个时候,又做出了一个极其英明的决定。按说已经打沉了四艘航母了是吧,那应该乘胜追击,他手下很多参谋都这样建议。斯普鲁恩斯说,算了,都累了,不打了,歇了吧,就把飞机全部收回去了。这个决策无比正确,为什么?我们前面讲的,山本五十六带着大和号和两艘航空母舰正在外面等着呢。一场战斗我先损失四艘航母有什么关系?我只要能在后面的战斗中,还能够歼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我仍然是先败后胜,反败为胜,仍然是个胜。但是他万没想到,美国人斯普鲁恩斯不跟他玩了,我回家睡觉去,你自个儿在那儿玩吧。而且两天之后,斯普鲁恩斯又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说不要听那些参谋的,什么宜将剩勇追穷寇,我们回夏威夷去吧,不打了。这就像是一个股票高手,在6000点的时候把所有重仓股票全部抛掉,钱是落袋为安。在美国人这边,中途岛战役就这么结束了,日本人是损失惨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的转折点,从此就落定了。
那后面的事我们简单交代一下,山本五十六回到国内之后,日本人干了什么呢?
 
在全国范围内封锁消息,告诉国民的是我们赢了,我们在北边的阿留申群岛,我们干翻了美国的一个海军基地,告诉是大捷,而实际上是大输。但是回来的这些海军士兵们知道,怎么办?那就封锁呗。比如说伤员,就隔离治疗,而且这帮医护人员说白了,在日本那种军国主义思想下,对这帮伤员还特别的不客气,甚至对他们进行羞辱。那那些没受伤的军官和士兵怎么办?一起派到南太平洋的岛上去驻岛去,说白了就是当炮灰,而且这些人永远不许回国探亲,永远不许给家里写信。说白了,整个国家做出来的决策最后谁买单?最底层的士兵来买单。那其中还有一个人,就是南云忠一,这个人没有勇气说我也死了吧?他没死,没死之后,那么高的职位怎么办呢?后来就派他去驻守,我们现在都知道塞班岛,我们中国人经常去旅游,在驻守塞班岛。后来美国人打下塞班岛的时候,南云忠一自杀身亡。而关于中途岛的故事,是他在很久之后才跟别人讲起,当时是怎么怎么败的,这个问题在日本一直是被严密封锁消息的。所以你看,军国主义它的本性是多么的残忍!
我们再来复盘一下整个中途岛海战,虽然从长程来看,美国人的国力占了绝大多数的优势,而且越往后看越是这样。你想,中途岛海战打完之后,日本人损失什么?
 首先,300多个飞行员。这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后来就生产不出这样的飞行员了。我们本期的策划人,也是《罗辑思维》的铁杆会员,叫宋家泰先生。他就跟我讲,说他有一次在中国的飞机场上,看过我们的那个战机歼10飞机起飞,旁边的军人就跟他讲,就这个飞机,就起飞一次,我告诉你,26万,因为战斗机这个东西它飞行时间是有限的,设备折旧的非常厉害,而且要耗费大量的航空燃油,所以飞一次就26万,所以要培养一个合格的飞行员是极贵极贵的。有那么一个说法,一个合格的飞行员培养出来之后,他花费是相当于跟他体重一样的黄金。那日本300多个飞行员就此没了,剩下来的飞行员是一代不如一代,剩下来最后的,甚至飞行几个小时的训练,就已经派上战场,那只能搞什么神风特攻队了。所以日本人这方面损失压根就没法弥补,尤其是经济上,你怎么比。二战期间,美国人每月就可以生产一艘航空母舰。而你日本人呢?再后来的时间里,只生产过一艘航空母舰,这就是国力差别。另外,老百姓的素质差别也很大。日本人没有什么人会开车,它汽车工业压根就不发达。而美国人呢?恨不得人人都能开车,平时看不出来,好像开车只是享受。但是一到打仗的时候,美国人一旦征兵,所有这些士兵都具有机械学的基本知识,所以把他培养成合格的一个航母上的操作员,就非常容易。而日本人才是日渐凋零。什么是战争?战争是熔炉,这里面烧的就是金钱、资源和人才。你在这方面比不过人家,你跟美国人起什么哄。所以在二战之前,美国就有一个人跟日本人讲,说不要跟我们美国人来劲。虽然刚开始你们会赢,但是在你们真打到美国人之前,我们一定会把你摧毁掉,因为我们的国力是你们想都不敢想的。当然,说到这儿还不是我们今天想说的重点。你看这个铺垫也实在是太长,我们想在这儿提出一个问题,你不觉得我刚才在描述中途岛战役的时候,你会觉得美国人赢得也特侥幸了吧?这过程当中,你看你鱼雷轰炸机也不行,你无非是丢了一个诱饵,让日本人叼住了这个诱饵,然后用俯冲轰炸机才把人四艘航母击沉,好像美国人赢得也实在是不那么太光彩。那你琢磨琢磨看,为什么美国人能赢呢?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理由呢?
当我们回顾整个中途岛海战的过程,你会留下一个感觉,就是美国人实在是太走运了,而日本人实在是太点背了。就拿那个细节来说吧,如果那架日本的侦察机起飞的时候,弹射器不出问题,它可以早起飞30分钟的话,它就会早30分钟发现美国的航空母舰,那南云忠一就不至于后来有那些昏招。确实,打仗这个东西就这样,会有运气的成分,也会有前面我们反复分析的美国国力强盛的原因。但是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要讲另外一个原因,这不是我的发明,是这本书《杀戮与文化》的作者的研究,他说,在这场战斗之中,其实根本性上起到作用的是西方军人的那种个人主义。打仗怎么能个人主义呢?军人不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吗?你看看他的分析,我们来看几个细节。第一个细节,就是密码是怎么被美国人破译的。我们前面讲,是两个中校军官,这两个是什么人呢?一个人是留着飞机爆炸头,另外一个是天天穿着拖鞋上班的。这样的人在日本军队中,是绝对不可能存在,你一定要军容整肃,穿衣服非常整洁,非常遵守军纪的人,才能在日本军队中混下去。而在美国军队当中,它就会允许这种嬉皮士一样的人物在哪儿存在着,反正你是搞情报的嘛!你想,破译密码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工种,它不光是对人的智力有要求,对训练有要求,还要求他的想象力足够奔放。要破译一个密码,他得调动他的社会学、哲学、数学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在严格的军纪的约束下是不可能有想象力的。所以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在破译密码当中,你能说没起到作用吗?
 
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第二个例子,请注意我们前面讲的,那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约克城号及时的68个小时就修复了。你想想看,这怎么可能?这违背常识吧?一艘已经被打的半残的航空母舰现在回来维修,那首先得勘测吧,哪有毛病,然后设计一个总图,在配置工人上去修。可是美国人没这么干。那个约克城号,缓缓得驶进港口的时候,尼米兹上将这个时候已经带领1000多名工人,就在码头上等着了。这边一靠岸,工人们就已经拥上去修。什么蓝图,什么图纸,还设计,哪有那个时间,逮着什么就修什么吧。什么木匠、铁匠、焊工,就一起上。大家是分头各自做出自己的决策。当然不是说尼米兹没干活了,他也在试图想办法来了解全局的情况,但是核心的修理决策就是由每一个工人来做出来的。那么多把电弧枪,就是电焊工,耗尽了整个珍珠港那个城市的用电,那个居民电都停掉了,就在这儿修。修了68个小时之后,这艘船果然就可以晃晃悠悠地出港了。最后一个修理工下船是在什么时候?是出港之后,派摩托艇把他给接回来的。这才造成了这个奇迹,约克城号带着70多架飞机出现在了战场上。所以你看这不是个人主义吗?这难道是集体主义可以带来的一种工作效率吗?
那第三个因素就是在整个中途岛海战当中,你看美国军人的那个表现,从军官到士兵,你不能说他不守军纪,打仗非常之英勇。因为日本人一直有一个概念,说美国人都被惯坏了,生活条件太好了,家家有大房子,开车,这种人一定怕死。他万没想到,美国人的英勇是大大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但是他们的英勇是另外一种英勇,就是我可以在战场上随机做出我自己的决策。比如说美国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在给他的飞行员下命令的时候,就是一句非常简单的话,用强有力的消耗战术,来尽可能多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你这叫命令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一点细节上的指导作用都没有。那战场上靠什么啊?就靠士兵自己的临时决断。你看我们前面讲的那个例子,当美军的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看到加贺号和赤城号已经起火冒烟了,那就不打了,让它自己沉了呗,我们再去寻找其他的目标。所以后来的苍龙号和飞龙号是这么着被美军飞行员的临时决策给击沉的。我们再来看指挥员这部分,斯普鲁恩斯这个人他跟你讲什么作战条例,什么操作规程,什么一定飞机上去,一定要编队 ,哪有那个事,临时做决策!当然也不是胡来。你再反过来看日本指挥官,他们原先做好了一个战术规划,那就不能变了,一切都要按规矩来。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啊,比如说山本五十六,如果没有想到我一定要等在后方,给美国人来一个打包超,如果你把大和号战列舰直接开到中途岛战场,你那个战列舰上九门主炮,每一个炮弹都是一顿多重,你一通轰,中途岛就轰平了,哪还有什么飞机,还有什么跑道,那后来南云忠一,什么飞机反复起降,什么反复换炸弹啊,这些破事就都压根不会有,胜利也许就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但是不行啊,人家山本五十六在出发之前,他有一整套战略规划,这个规划是不能变的,这就是日本人的死心眼。
 
后来山本五十六就是因为死于他实在太掌握精确的时间了,太守时了,所以密码又被美国人破译了,所以美国人后来就在他一次视察部队的过程中,正好你准点路过,就准点在下面等着,就把山本五十六给打死了,所以他死也死在这儿。这就是日本军队作战的时候死心眼的地方。
我们再讲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英国有一个元帅叫斯利姆,他是1942年的时候在缅甸让日本人给打败的,后来又在同一个地方把日本人给打败了。斯利姆元帅就讲过这么一句话,说日本军队,如果他计划得当,而且顺利的话,他们会像蚂蚁一样的勇敢而残忍,如果他们的计划被打乱,他们变得不顺利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像蚂蚁一样的混乱,这就是日本军队的一个特点。斯利姆后来还讲了一很重要的句话,说日本军队其实是真正的怯懦,他们不是勇气上的怯懦,他们是精神上的怯懦,因为他们从来不敢改变计划,这是大概的意思。从斯利姆元帅的这段话里,其实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来什么叫做集体主义带来的勇气,什么叫做个人主义激发出来的力量,这一点我们《罗辑思维》节目以前讲过很多遍,西方军队的力量它是自下而上组织起来的,每一个人他不是为了一个抽象的所谓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战斗,他是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战斗,他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而战斗,这种战斗力一旦焕发起来,那是那种靠价值观输送,靠军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而形成的战斗力,那是没法儿比的啊。
最后的这点时间,还是让我们回到现代商业环境下的公司管理问题。《杀戮与文化》这本书有趣就在于,它每一个字都在讲战,争但是每一个段落都能让你联想起来,我怎么能让我们这个公司化的组织,像西方军队一样有战斗力呢?它的很多回答跟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以前有一期节目我们已经谈过。那今天回到中途岛战斗,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四个字,叫个人主义。这好像和我们公司管理的常识不一样,我们都讲究令行禁止,都讲究公司管理的规范。但是有一种公司,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它真的就不是这样。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在我们书店没得卖,这是到处都能买得到的,叫《重新定义公司》,讲的是谷歌。谷歌公司内部有一句很奇葩的话,叫不要听那些河马的,河马是谁?就是各个层级的领导。天啊,一个公司居然要不听领导的。因为谷歌公司非常注重招聘,我招来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创意精英,创意精英是不需要管理,甚至不需要激励的,他自己就会找活干。比如说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他什么时候觉得这个公司有点像个大公司了,就是有一次他对产品特别不满意,写了一个条,就贴在公司的一个公共场所,说我觉得这个产品特别臭。结果,几个压根就不是做这个产品的程序员,看老板为这个事发火,觉得这个产品确实有问题,几个人一商量,就抽业余时间又做出一个新产品,而且都不是干这个事部门的人干的。拉里·佩奇就觉得,我们这个公司有点意思了,这就是谷歌公司起步时候的状态,而且这家公司是极其注意让员工之间,形成那种非正式的交流。比如说谷歌公司的食堂里面,他们有一个掌握一个时间点,就是食堂既要办得好,又要让员工适当地排队,排多长时间呢?排四分钟,如果四分钟再多,大家就会掏出手机来玩了,四分钟再少,就没办法让员工之间形成那种非正式的交流,说白了就是瞎聊天。一定要让每一个人的创意能力,疯狂的碰撞在一起,而又不讲什么规则。比如说,谷歌公司的福利是有名的好,疯狂的碰撞在一起的而又不讲什么规则,但是它有一条,办公室的办公室之间非常之拥挤,拥挤到每个人一转身就能碰到其他人的程度,那是为了啥呢?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交流,把那种个人主义的东西再激发出来。所以你看,互联网时代的公司组织,它真的有这么一个路数的管理。
就像我们《罗辑思维》,我们现在公司非常小,才90个人,但是我们公司的CEO脱不花,她的管理手段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她主要讲两条,第一条,就是你永远要跟我谈条件。你看,很多公司领导最怕的是你不能吃苦,没有奉献精神,老跟我谈条件。脱不花就永远跟员工讲,你要跟我谈条件,你最好把你的尤其是钱上的条件谈透,咱俩才能合作。因为你只有在捍卫你的个人利益的时候,你焕发出来的那个创造力才是最本真的东西。那第二条呢,就是我们公司,从来不给员工灌输什么价值观。你看有多少创业者,公司还不大,起步时间还不久,天天就把这个会议室起名为叫井冈山,那个就叫西柏坡,他老想灌输价值观。我们公司,说句特别不好意思的话,从成立到今天,没有正经开过一次全体会。我们特别注意,千万不要用什么价值观来忽悠大家,你就谈你的钱就好了,你是工资合适了你在这儿干,然后我们再谈工作环境是不是快乐,大家是不是有奔头。那我们这么干是不是做得对呢?我真不敢这么说,因为我们也很小,未来长大了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不这么干一定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天天痴迷于教育大家要奉献,用什么企业文化来忽悠大家,给大家灌输洗脑什么价值观,我们就肯定不适应于这个时代了嘛。中途岛海战已经过去了70多年,我们这一代人迎头撞上了互联网,而互联网最重要的功劳,就是把每一个人的才能和价值都充分地释放出来。所以这一代的公司管理者他面对的,已经不是要不要公司战斗力的问题,或者怎么要公司战斗力的问题,而是你要什么样的战斗力的问题,是要集体主义的、日本人式的战斗力呢?还是要个人主义的,美国式的战斗力呢?再看一眼中途岛的战场吧,你会得到答案的。

Comments